跳到主要內容

2006/07/01
「跨界‧對話」2006年公共藝術研習活動


「跨界‧對話」2006年公共藝術研習活動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承辦單位:蔚龍藝術有限公司
舉辦日期: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一日至二日、七月八日至九日

 

臺北市政府公共藝術設置金額向居全國之冠,為活絡公共藝術參與管道、促進豐沛的創作能量,讓本市的公共藝術創作更加蓬勃發展,臺北市文化局特別針對藝術家、策劃人、建築師、景觀設計師等相關專業者,於民國九十五年舉辦「跨界‧對話」公共藝術研習活動。
本次研習活動讓學員們先經由「課程」瞭解公共藝術概念,接著進行連續三個週末的「公共藝術實務操作坊」,使其充份瞭解公共藝術的法定程序及相關提案技巧,以確實協助藝術家們進入公共藝術創作領域,並降低參與的門檻。
本項課程除了台北的專業者參與之外,更吸引了遠自台南、高雄、台中及新竹的藝術家們參與,每一組學員都在過程中,充份分享彼此的創作經驗及觀點。

 

本次研習的具體成果計有下列四項:
1.國內首次以「實務操作工作坊」操作的方式,協助有興趣參與公共藝術領域的藝術創作者進入此一領域。
2.首創橫跨一個月、教授完整觀念及實務操作的公共藝術專業培訓課程。
3.以具實務經驗的四位指導老師,分別引領學員瞭解公共藝術此一創作生態。
4.跨領域的分組組成,讓公共藝術不同領域專業者充份交換看法。
經後續追綜瞭解,部份本次參與學員於課程結束後,自行組隊參與本市公共藝術公開徵選。換言之,本次講習的確達成協助藝術家們參與公共藝術創作之目的。

 

本次研習共計規劃八項課程主題,本網站收錄十篇精采課程講義如下。
主題一:
建築中的公共藝術與公共藝術中的建築
主講者:張基義「創意產業熱潮下的美術館空間策略」
主題二:
藝術‧工程‧對話錄-小碧潭捷運站實地踏勘
主講者:江洋輝「小碧潭站公共藝術設置計劃─」幸福知道」的發展過程」
主講者:莊建忠「臺北捷運新店線小碧潭站公共藝術美麗盡收眼底」
主題三:
環境藝術與藝術環境-國外創作經驗分享
主講者:John Feight 「畫筆的功用」
主講者:池田一 「公共藝術的進化」
主題四:
從混沌到跨界:台北市公共藝術範型移轉
主講者:廖世璋「從混沌到跨界:台北市公共藝術範型移轉」
主題五:
藝術的力量 ‧ 都市的再生與活化-談深度民眾參與活動、藝術節慶
主講者:黃瑞茂「先公共後藝術?:蘭州藝術派出所個案」
主講者:杜昭賢「藝術的力量‧都市的再生與活化-談深度民眾參與活動、藝術節慶」
公共藝術創作經驗之跨界與對話─公共藝術綜合座談 Q&A
主講者:賴純純「我們共同的情感、記憶與夢想-公共藝術感言」
主講者:蒲浩明「公共藝術的設置是公眾的服務業,也是實現自我藝術的場域

「跨界‧對話」2006年公共藝術研習活動

圖文/張基義
建築中的公共藝術與公共藝術中的建築


創意產業熱潮

我們居住在一個充滿跨國品牌的地球村上:可口可樂、星巴克、IBM、微軟都是跨國企業的超級品牌,西班牙畢爾包、瑞士巴塞爾、荷蘭鹿特丹、英國倫敦是否能成為全球創意城市競爭中崛起的城市品牌,值得觀察。「創意」是社會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用創意來經營城市品牌。

 

二十一世紀既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亦是創意經濟的時代,人類正逐漸邁入一個以消費創意和文化的時代。今天投資型(investment driven)經濟已經窮途末路,創新型(innovation driven)經濟與知識型經濟將取而代之。世界各國無不大力培養創意人才,積極發展創意經濟。文化既是生活的方式,創新則是文化演化的動力。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y)一詞肇始於1998年的英國,創意產業包括有建築、廣告、藝術和文物交易、工藝品、設計、時裝設計、電影、互動休閒軟體、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體、電視廣播等13種行業。倫敦當代藝術中心總監菲利浦‧多德(Philip Dodd)更指出,"未來的文化趨勢,就是城市之間的創意合作,而創意產業將形成無限的市場空間。大張旗鼓開發英國的“創意經濟”, 將倫敦轉型成“創意城市”。同一年,加坡將創意產業定為21世紀的戰略產業,擬定了《創意新加坡》計畫,2002年更進一步全面規劃了創意產業的發展戰略。同一年,臺灣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挑戰2008重點發展計畫”,軟性的文化建設首度取代硬體的基礎工程,成為國家的重點建設。

「跨界‧對話」2006年公共藝術研習活動

圖文/John Feight
環境藝術與藝術環境-國外創作經驗分享

畫筆的工作 - John Feight的藝術長才點亮醫院病患的生命


在亞特蘭大醫院的看護中心,16歲的瑪朗達 丹尼爾絲 (Maranda Daniels)嘴裡緊咬著畫筆在畫布上塗上藍色顏料,強恩 菲特醫院藝術的創辦人兼執行長,耐心地調整畫布,使這位滿臉雀斑的少女能為一群怪魚周遭的水體上色。丹尼爾絲去年九月自橋上跌落造成脖子以下癱瘓,她頑強地畫著,並對自己這項技能感到訝異,看著完成的作品說:「我從沒想過我有能力這麼做」,「看似很困難,但當我去做時,它就變簡單了」。

菲特今年58歲,他可能會對他所選擇的工作說相同的話,那就是在1984年,一位兼職的藝術家及有二位孩子的父親,辭去成功的廣告工作,轉而建立規模小、毫無利益的基金會,它的宗旨是:「給予各年齡層重大疾病或受傷的醫院病患繪畫的機會」藉由此機會,菲特深信,也是治療的機會,他說:「復原是心理層面,並非只有生理方面。」他又附帶提到「對於藝術治療力量的信仰」和「相信阿斯匹靈」一樣簡單。

基金會的成就大部分來自企業團體,諸如:可口可樂和生化醫療公司等,年度$220,000微薄的經費預算,辦公室就設在菲特位在喬治亞州拉茲威市家中地下室。他和二位職員的日常工作是為病人準備畫布,先勾勒描圖的輪廓,以方便他們填色。完成的壁畫懸掛在醫院牆上、或者送到另外的醫院,這些年來,菲特和數以千計的志工已捐贈超過15,000件藝術作品到165個國家中的500家醫院。菲特通常主持繪畫課,引領病患到另一個世界,彷彿置身在生氣盎然的花、鳥以及他所標誌代表快樂和自由的蝴蝶中。

有時病情最嚴重的病患似乎也最能欣賞藝術治療,Donald Peck Lesile博士他是看護中心處理腦部和脊椎神經的復健師說:「繪畫幫助病人『獲得成就感,不論他們是否能再次起床或走路。』」,菲特同意此看法,並說:「住院的人感到如此無助,當他們突然有機會能作畫,他們會熱愛這個機會。」「他們會說,『那個葉子或那隻長頸鹿是我畫的』,而且他們的家人都無法相信他們能作畫。」 菲特從事繪畫始於1965年,並使他得到一位太太,Linda現為小學一年級老師。開始的時候,他在亞特蘭大舉行個展,並於1974年,他試圖到巴黎銷售他的一些印象畫派的風景畫,然而,他回憶在巴黎時,他問自己說:「你在做什麼?你作畫祇為競爭,祇為比後進的畫家更好,只為銷售嗎?」我了解到我無法幫助任何人,且我不快樂。

於是,菲特開始在閒暇之餘志願到當地醫院畫壁畫,在1995年,當他正在亞特蘭大北方醫院走廊獨自繪製一幅叢林圖案的壁畫時,一位4歲臉部因燒傷而變形的小女孩走近他,小女孩對他說,「我想畫畫」,菲特了解到,創作藝術可能比欣賞藝術更具療效,菲特讓小女孩加入創作,他說:「人才是寶貝,而非藝術。」

菲特最後辭去他年薪$55,000的廣告工作,且開始創建基金會的想法,也許早在他童年時期就已經根深蒂固,他和姊姊在俄亥俄州具有田園景色的Killbuck成長,由離婚擔任學校教師的母親和擔任鄉下醫生的祖父共同撫養,祖父的病人都很窮,時常只能付給他馬鈴薯及雞肉抵醫藥費,Feight說:「他沒錢也看病。」。Feight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開始醫學院預科的考試,然而,他發現他沒有勝任「心理體育」的能力,取而代之,他得到一份廣告工作,並於1964年和畢業生Linda結婚,育有二子,長子Scott,29歲,於喬治亞州Fort Benning擔任陸軍上尉,次子Drew,27歲,於肯塔基大學攻讀歷史博士學位,Linda,56歲,坦誠她丈夫日漸投入醫院藝術工作起先使她感到不安,她面帶微笑說道:「我一直想,『喔!他很快就會過去』」,「那是適應期,它的確是。」

基金會也作了些調整;近年來,基金會已開始招募無家可歸的人和教區居民從事創作壁畫,菲特的目標是使健康專家遍布全世界,尤其在貧窮國家,了解藝術的治療天賦,他說:「我熱愛我所做的事」,「你如何能甩頭離開它呢?」

「跨界‧對話」2006年公共藝術研習活動

文/廖世璋
從渾沌到跨界:台北市公共藝術之範型移轉


一、一般在公共空間中的藝術品之範疇
(一)歷史遺物:具有建築典範樣式之古蹟及歷史建築等
(二)集體記憶物:地方神祉寺廟、土地公廟等
(三)商業設施:廣告招牌、指示牌等
(四)地景設施:噴水池、鋪面、街道家具等
(五)建築物即公共藝術(99%):具特色之建築物及其相關建築設施物
(六)法規中的公共藝術(1%):指涉狹義的公共藝術品

二、公共藝術在城市中的作用
(一)地景中的市民集體消費與閱讀:市民共同的城市記憶、地點感之象徵意義的拔河與競賽、作為公共議題的公共藝術
(二)都市意象:地標及門戶意象
(三)場所精神:地點感、地方性
(四)都市美學:具有愉悅的享樂主義、後現代符號
(五)空間權力象徵:神話的建構、威權的表徵(騎馬雕像、孔夫子雕像等)
(六)都市地景的符號系統
(七)城市文化社會的反思與批判

三、公共藝術與公共性
(一)公共空間的公共性:歷史脈絡、法規定義、社區生活圈、地理領域感
(二)公共藝術的藝術性:先公共後藝術及先藝術後公共的辯證

四、台北市公共藝術發展的範型及其移轉
(一)公共藝術作為信仰與種族文化認同中心(孔子雕像、神明雕像、急公好義坊等)
(二)公共藝術作為地方治理領域的表徵(石頭公、石敢當、土地公、誌碑等)
(三)公共藝術作為權力神話之象徵(後藤新平、兒玉源太郎、孫中山、蔣中正等)
(四)公共藝術作為移到戶外展覽的雕塑(眾多早期作品)
(五)公共藝術作為藝術品的戶外集合場(敦化藝廊等)
(六)公共藝術做為空間中的地景藝術(少數近期作品)
(七)公共藝術作為都市文明實踐的反思性作品(台北市公共藝術節)

五、目前公共藝術設置的課題:專業的隔離與斷裂
(一)藝術品獨大而未考慮整體空間環境的尺度
(二)藝術品之主題無法顯露與建築環境特質之關係
(三)藝術品本身的美感不足成為視覺垃圾
(四)菁英藝術與庶民文化的斷層與裂縫過大
(五)公共藝術市場區隔專業者橫向整合不足

「跨界‧對話」2006年公共藝術研習活動

圖文/江洋輝" href="knowledge.php?knowledge_contents_id=31">江洋輝>、麻粒試驗所
藝術‧工程‧對話錄-小碧潭捷運站實地踏勘

 

「小碧潭站公共藝術設置計劃-幸福知道」的發展過程

小碧潭捷運站與大家所熟知的新北投捷運站一樣,是屬於一個分支線的終端站點,於二○○四年下旬正式通車營運,它隸屬於捷運淡水—新店線,並起自於此線南端的七張站所分出的支線終點,目的在於轉運非屬主支線週邊的小碧潭地區之交通需求。與新北投站相同,這個站的週邊地帶亦同樣匯集著豐富的觀光休憩資源,使得兩者正好一北一南地遙遙相望,如同肩負了相似的使命一般,也就是因為這樣的規劃剛好充分表達著台北市政府對於觀光資源與市民休閒文化的重視程度。
小碧潭站的外部

 

因此,基於這樣的規劃前提與週邊地景的先天配合條件,使得應運而生的小碧潭公共藝術案【註1】在標案內容的設定上很自然地要求創作者回應這幾項特色並考慮其未來的空間機能及實用性的開發構想,比如說戶外觀景平台的構思、戶外咖啡座的空間預留…等。此外,由於本站體在標案之初原本已經是一個幾近完成的工程,因此有很大一部份的設計要求都傾向了所謂的「設計變更」與「以附加性為考量預設」,並要求以「不破壞原有設施為原則的方式」進行設計,也就是在這一點上,使得本案與其他捷運站體、甚至某些相似空間的公共藝術設置的要求顯得極為不同與複雜。
小碧潭站的內站
以下幾頁向各位介紹本案幾個特色︰

以各種界面條件為整合基礎的企劃

作為一個以「界面整合為基礎」的公共藝術設置案,這幾個特性正好透露了︰它祈求的不只是所謂的建築景觀規劃與附加設施設計,更不只是個別獨立、單點設置型的作品分布狀態,比如︰大部份捷運站的公共藝術是以邀集一或多位創作者的作品來分別進行基地選點設置;亦非以策展人與多位藝術家之合作為主體的公共藝術主題式策展企劃。…為了考慮各種條件的關連性與適恰性,我們最後選擇以上述三種模式的折衷式的表現作為我們的行動策略,其本身之實驗性一開始就相當高並且,比起單純以創作者身分介入的創作形態更為複雜,因為我們必須身兼藝術家、工程師、設計顧問與策展人。

創作概念的生產與格局的界定

因此,最後我們決定以概念母題與子題的衍申架構來佈置整個格局,方法是透過文學性的想像技巧來達致前後意象連貫,包括以此成為藝術表現的主題對象以及設計概念的衍生基礎,而我們彷彿也同時是自己煞有其事的策展人。而另外一種外部說法則是︰這是一個跟視覺統籌及概念統籌有關的藝術設置企劃。

天秤的兩端︰藝術純粹與功能實用的整合、對話

作為本案的創作者,我們必須「全盤考量著」整個藝術展現的形態並與高比例的實用功能訴求取得積極的對話,覓尋公共空間中屬於藝術純粹與公共功能可以和平共處的棲息之地,否則任一單邊的思考都將難以展現本案早初設立並開拓的實驗精神;簡言之,身兼創作者與策劃者的我們必得顯露更多的、因為不同條件所設立的「整合企圖」,比如依照技術條件所設立的、依照創作概念所設立的、依照效果評估條件所設立的…等等,以便回應著林林總總的基地條件與人為訴求,當然還有重要的︰預算門檻…也與此同時,我們赫然發現我們似乎正在打造一整座大型的藝術品、或一組具有生產性的概念表現形態(當然它還必須仍是一個可以用的捷運站),讓某種精神統合其中…否則整體的策劃概念很容易因為過多的處理對象(品項)而導致鬆散甚至崩解,因而在過程中我們也自然而然、很概念地往總體性藝術表現的方向前進,除了將公共藝術的生產推向更為廣義的執行外,這裡面所服膺的均是兼顧藝術想像與理性考量的設計策略。

不得不的社會性折衷與對策探討

最後,本案在我們後設地看來,大概也可算是某種「先公共、後藝術」的發展過程,更是藝術與現實的積極對話模式,也是資源整合的優良示範,因為在這一大作品的生產過程裡,你必須將︰對藝術想法的折衷當作此次創作的必要條件與合理過程,就像某些案例的執行必須與民眾或地方取得的共識一樣,必須時時刻刻讓自己保持著高度社會性的考量,甚至各方人馬的的期待,面對諸此的「介入」與「融入」行為,我們必須面帶微笑(比如說︰無數次煩冗卻得心平氣和的工程協調會議;大部分與藝術無關;前前後後,我們經歷了無數次的設計協調會議,時間長達半年之久【註2】),或把妥協當作是藝術修為上的試煉,把整體的規劃經驗當成是一種偉大的過程並且樂此不疲。總而言之,過程儘管痛苦,但那真是難能可貴的公共藝術實務操作經驗,相信…對於所有人都是。

公共藝術計畫的內容介紹

接下來,為了介紹小碧潭公共藝術設置案的整體想法與索引上的方便,在此,描述一下原案規劃要求與我們最後實踐出來的規劃項目,分列如下︰
一、原案要求規劃項目︰車站整體照明計畫、色彩計畫、景觀規劃(街道座具、植栽計畫)、圍牆增設防護措施、西側廣場地坪設計等實質設計建議方案,其他另可包含兒童遊具設施。
二、由我們所提出的建議規劃內容為︰
1. 色彩計畫—針對原站體鋼構等建築物件的配色提出設計建議。
2. 西側廣場(名稱︰幸福的預言,Forecast of Happiness)—南方松地坪規劃;鋼構棚架造型;候車站牌意象的造型性物件規劃(名稱︰下一站就到了,Here Comes the Next Stop);戶外座具設計(名稱︰幸福一號,Benches: Happiness No. 1);地底燈光源配置計畫。
3. 東側廣場(名稱︰甜蜜的模樣,Sweetness)—南方松地坪規劃;造型燈具規劃;戶外座具設計(名稱︰幸福一號,Benches: Happiness No. 1);地底燈光源配置計畫。
4. 捷運站體內部作品規劃—列柱上方造型及內含的LED動態光雕設計(名稱︰雲在跳舞,The Dancing Cloud);站體壁面雕塑造型(名稱︰時光凍,Time Jelly);室內座具設計(名稱︰幸福二號,Benches: Happiness No. 2)。
5. 圍牆增設防護措施—強化玻璃護欄設計,包括表面圖案設計、LED動態光雕設計(名稱︰浮…,Floating…) ;原軌道護欄加密設計建議。
6. 南側廣場—南方松地坪規劃;戶外多媒體影像互動裝置(名稱︰我們都是全家福,We Are One Family)。
7. 景觀植栽計畫設計建議;燈光照明計畫設計建議。
小碧潭公共藝術
【註1】本案僅為設計標,由於涉及大量公共工程的施作,工程部份仍膺屬於捷運新店線CH520標的承製內容,因此由原營造廠商負責所有建築界面的修飾建造包括部份藝術工程的施作。
【註2】通常這類規劃案的操作方式有點類似建築規劃案(或可等同),過程中,藝術創作者的原初概念(設計標內容)交予細部設計單位及工務單位協調討論後完成細部設計並製成施工圖,最後再交由原站體的委託營造單位(營造標)進行施工製作。

「跨界‧對話」2006年公共藝術研習活動

圖文/黃瑞茂
藝術的力量 ‧ 都市的再生與活化-談深度民眾參與活動、藝術節慶

前言

第二屆台北公共藝術節「大同新世界」,2005年春末於北大同區---大龍峒舉行了一個月,展覽軸線從圓山捷運站以西,範圍涵蓋整個大龍峒,到歷史文化核心區:保安宮、孔廟、大龍國小、四十四崁,一直延伸到迪化污水處理廠的淡水河岸。此一活動來自「迪化污水處理廠」百分之一公共藝術設置經費,過程中結合了「北大同文化園區」未來的建設規劃願景的推動。台北市文化局提出「先公共、後藝術」的操作理念,期待一種不同以往的公共藝術操作方式。

大龍峒的區域特質,明顯的呈現出因城市規劃的政策走向、地理位置及社會發展而形成的邊緣性格。本案所強調之地域的特殊性,需要面對這些問題做出反應,呼應大龍峒的族群、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密切關連的特殊問題,發展順應當地的民眾參與的創作方式。主要的考量,一方面是回應城市的場域特質,是混沌的多元結構,進入公共場域創作的藝術家,必須破除以往在美術館的中性空間迷思,將公共場域視為更多具開發可能性的場域。

另一方面,整體公共藝術節慶既是區域的無牆美術館,藝術大雜匯崩解了某些大龍峒原有的文化符號,並且創造一些新的符號,藉此轉化或試圖活化人們日常生活的文化意識。在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發展的過程中,以「社區工作站」作為串連社區資源、公共藝術發展、以及社區人群來往交流的實質場所。

本文主要是以台北市第二屆公共藝術節所推動「蘭州藝術派出所」空間使用經驗作為討論內容。

「文件展」轉變了公共藝術介入空間的「表徵作用」

城市作為生活的所在,並非靜默,往往是透過時間來作為表達意見的方式。除了實質的空間面貌的變遷,「地名」的改變成為全面的轉化了在地的知識。生活行為場所的描述逐漸換了另一套系統的取代,特別是對於大台北市民或是新的世代,大稻埕、大龍峒等等成為歷史名詞。「迪化街」、「哈密街」、「蘭州街」、「酒泉街」、、、等等隨著日復一日的生活作用,早已成為生活的座標,標記著城市的歷史。

近年大龍峒的「邊緣性格」形成於台北都會區發展的背景下,社區靜默於外在政治與經濟力量的作用。都市生活內容與路徑的改變,同質性的街道景觀也就難於分辨紀錄於磚石構造中的軌跡。於是,沒有帶路,我們不知道迪化街連結了大稻埕與大龍峒,呈現不同街區面貌,我們不知道「四十四坎街」延伸的哈密街是一條歷史步道,穿過捷運可以連到圓山公園一帶。

「翻轉軸線」成為舊市區更新的新挑戰,在即將啟動的各項都市建設計畫中,本公共藝術計畫將扮演北大同藝文軸帶建構的文化內涵,其成果將不只是硬體空間的建設,而是對於新的生活空間經驗的創生,聯繫一個階段性而可以成長的生活空間架構,讓社區居民可以享用迪化污水處理廠的公共設施以及重溫與淡水河的接近經驗。

「社區工作站」進駐到因搬遷到重慶北路而閒置的原「蘭州派出所」,位於孔廟及保安宮旁,在大龍峒社區更加貼近居民活動的空間核心,更能創造積極吸引居民參與和對話的機會。在派出所空間的展覽規劃中,安排了與案藝術家與社區互動過程的「文件展」(documenta),以討論文件、照片、創作手稿的方式展出,此作法是將藝術家與社區之間互動的創作過程呈現出來。既然是強調公共性、參與性的公共藝術設置過程,以文件展將公共過程展出,不只是呈現作品完成後的狀態,而是在社區工作站與社區的互動經驗中,創造更多參訪居民深入瞭解藝術創作過程的機會。「文件展」轉變了藝術敏介入空間的理論意涵,矗立街頭的公共藝術不再是以空間為目的的「空間表徵」,而有機會發展成為是使用者與環境之間生活出來的社會關係,所謂「表徵空間」(spaces of representation)。其行動的基礎包括了,一個可以去接近與可想像的空間;意味著個人有接近城市空間的權利,以及擁有以作為社會生活與所謂文化活動等等之重心的「都市生活的權利」(Lefebvre, 1968)。在此概念中,都市是一個意義競逐的所在,立基於空間再挪用所提供參與與創造可能性的基地。 這對於社區而言是新的經驗,進入過去是派出所重新轉化為藝文使用的空間,也有機會閱讀到藝術創作過程的再現,美學不再是遙遠烏托邦的虛幻想像。

社區工作站納入經過社區調查所掌握到的資源,同時也將工作站的軟體(文件展的操作),以及硬體(物理空間)的使用盡可能回饋到大龍峒社區,並盡量作為一個傳遞訊息、交換訊息、傾聽溝通的場所。「社區工作站」不自詡作為空間的管理者,而從藝術創作、社區參與的過程著手,不僅著重於創作的成果,更試圖凸顯過程的演化,甚至是後續持續的觀察與關注,同時也為沒有公眾發言管道的群眾,創立一個「發言」的系統。也許正為了一些還沒有被創造出來的藝術,提供資源、呈現社區多元風貌,創造一種交流與發想的可能。藉由藝術生產、文件展的過程揭示,蘭州派出所的空間再利用,呈現了「文化再生產」(la reproduction culturelle)的流動性和循環性(高宣揚,2002: 32),不只是強調藝術本身的自我創造,也同時將所在場域的空間屬性、區域特性、文化政策、資源分配納入,並在操作的層面將社會性、思想性、創造性相互滲透、累積、融合及轉化,對於參與者的生活經驗、藝術家的創作風格、文化資源再分配起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不只是為了符合法規中「民眾參與」的規定,將政治權利正當化的程序,也藉由這些資源的整合,達到文化累積的過程。

舉辦文件展的另一個目的,是希望對於反對「擾動式節慶」的居民,能瞭解藝術家用心創作的進程。在經過數個月的空間再利用之後,許多居民開始對此空間能作為藝文的使用方式有新的認識和進一步的認同。位於大龍峒的核心地帶,可作為新的表演場所、社區課程及講座的上課使用、也經由來訪參觀民眾的意見,聽到許多使用方式可能性的討論。「蘭州派出所」結合了「第二屆台北公共藝術節」,引發閒置派出所一連串的新的空間使用經驗。過程中,社區活化的能量在此空間逐漸發酵,甚至進一步引發居民對於派出所建築物存廢的討論。則原本作為公共藝術設置中、民眾參與機制環節的社區工作站,卻在這些動態與民眾雙向溝通的過程中,啟動了社區對於文化資源分配、城市規劃機制、個人藝術創造力的思考及延伸。

為期不到一年的短暫時間,絕對不能說帶給社區整體性與全面性的文化藝術養分,但對於曾經進入社區工作站或參與過活動課程的族群而言,必然在生活經驗中,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改變。在此社區工作站的操作案例中,公共事務的討論、公共論述的建構與公眾的參與,與藝術創作行為相互形構,紀錄在地記憶的同時,更創造了公共藝術設置與社區結合的新的經驗。

「藝術介入空間」與社區過程

「藝術介入空間」在於地點的特殊性,超越了某一件作品的作者意圖,而不同作品間所發展出來的社區經驗也就編織成一片網絡,於是藉由文件展所經營的「蘭州派出所」成為社區的共同基地。 在公共藝術節的執行過程中,六個月內總共規劃了八個展覽。展覽主要以「文件」的方式呈現,強調讓民眾看見事件進行的過程,而不只是最終的成果。藝術家們以各自的方式進入社區,和在地的人、事、物對話,最終以作品物件的方式完整呈現。「文件展」試圖讓一般民眾(不論是在地或外來者)瞭解藝術家用其擅長的媒材轉換語彙的創作方式。展覽企圖顧及作品展出形式、教育意義、社區關懷、後續持續活化等議題。

(一)「社區工作站」---公共過程與藝術表現並進的操作經驗
台北市哈密街53號的「蘭州街派出所」,位於大龍峒保安宮、孔廟、大龍國小、四十四坎的中心位置,從日據時代以來,便以一種公權力的方式作為社區守護的象徵,並且為地方性的治安單位。從日據時代,到遷台國民政府以大陸地方為街道命名,而這個象徵中國邊陲地區的「蘭州」被命名於此的虛幻性,恰巧顯現出的一種政治象徵。再擴展到整個區域來看,大龍峒街道地名如哈密街、酒泉街、敦煌路…等等的邊緣地名,也似乎恰巧呼應了大龍峒座落台北市西北邊界,淡水河、基隆河交界處的邊緣地域。

2004年10月,因為迪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設置計畫,麻粒試驗所藝術家江洋輝將蘭州派出所以藝術裝置的方式,將年歲超過一甲子的派出所換上新裝。同年12月,蘭州派出所因為都市計畫政策遷到重慶北路,成為「重慶北路派出所」,「蘭州街派出所」正式走入歷史。2005年2月24日,原閒置的派出所建築物則以「無憂國藝術派出所」的面貌重新開張,並轉化為舉辦各式多元的文化活動的藝文空間,期望以新的藝術文化型態重新出發,開發更多北大同文化園區的潛能。「無憂國藝術派出所」帶入了當代藝術的進駐、更串連起社區的生活故事和記憶。許多數十年來居住在此地的居民,得以進入一窺過去象徵公權力的治安殿堂,在新生獨特的時空場域中,訴說關於派出所與在地的記憶,也訝異於派出所在重新規劃之後,竟然可以作為具有那麼豐富多元型態的藝文使用。

從公共藝術的角度來探討,過去台灣公共藝術政策的民眾參與,往往只是藝術家作品提案之後的民眾票選表面形式、說明會程序,迪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設置案的「先公共,後藝術」承諾,試圖破除以往公共藝術政策表面性的「民眾參與」機制,打破了固定的民眾參與模式,而是藉由「社區工作站」的深入社區操作,強調公共藝術品生產過程中,民眾能更積極扮演介入者與藝術生產者的角色,強調過程中的積極參與性,並期望作為激發社區活化能量的動力,以及後續推動社區事務的凝聚動力。而在此過程中,第二屆公共藝術節所謂「先公共、後藝術」的理念中,所凸顯時間性的先後邏輯與公共性及藝術創作之間因果關係的謬誤,也需要被重新檢視,並建構新的論述。

參與式的公共藝術創作,力圖把觀眾置於藝術品之中,而不是僅把藝術品至於觀眾之前,旨在打破生活與藝術之間的朝聖與瞻仰,崇尚精緻藝術(fine art)的關係。藝術家也不只是單純地扮演創意工作者的角色,還必須明白在公共領域中的創作精神,是將創作的視野投注在社區環境的脈絡中,而藝術家與社區成員間的「對談」,即是作品與創作過程中互相交織共構的內涵架構。引用哈伯瑪斯在談公共領域時定義的一段話:「公共領域意指我們社會生活的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中像公共意見這樣的事物能夠形成,公共領域原則上向所有市民開放,公共領域的一部份由各種對話構成,在這些對話中,做為私人的人們來到一起形成了公眾。」(Habermas, 1962)即使公共藝術不盡然需要擔負著社會改革的宏大期待,作為軟性的藝術創作操作手法,乃是以一種漸進的方式,將美學創造貼近人們的生活,引起相關公共議題的關注與討論,並內化成為民眾生命經驗的文化深化過程。

(二)由居民擔任藝術生產者---從「糊獅頭」課程到「大龍峒小獅隊」
公共藝術的範疇,從早期傳統紀念碑式的公共藝術雕塑,逐漸演進為藝術家針對在地空間、環境、人文歷史脈絡而創作的「特定場域」(site specific)藝術創作。對於抱持著社會關懷的藝術家而言,把作品放到實際的生活世界中,能使作品成為對話的媒介,並成為環境的一部份。而這些公共藝術,透過藝術的物件或行為事件,體現了某些社會問題或觀點,或是藉著與民眾的互動參與性,使作品的構想和創作過程,透過合作而產生,目的是使藝術對於參與者的生命產生長遠的影響,並對社會發生積極正面的效應。

進一步探討關於「民眾參與」一詞中所指涉的民眾,在上述的觀點中,仍以藝術家作為藝術生產者,民眾為參與創作過程的輔助角色,藝術家仍具有美學權威性的地位。在「新類型公共藝術」(New Genre Public Art)則倡導一種以公共議題為導向,讓民眾介入、參與、互動,並形塑公共論述的藝術創作。民眾成為創作的核心,把他們所關心的議題和事物,變成藝術的主題和題材,也藉著在地社區、社群的參與,落實公共事務的參與,與生活經驗的改變,使「公共」不只是曖昧的形容,在公共藝術規章的設置流程中,成為表面的程序形式。公共藝術除了廣泛的跟城市與社區的政經倫理一起納入創作的考量,也有可能更彈性的作為一種社區活動,有機地促成活化、轉介藝術介入生活的力量。

在「迪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設置案」中,運用公共藝術的設置經費,舉辦了兩梯次、不同參與對象的「玩藝工作坊」,根據當地的人文、歷史、環境呼應的課程設計,落實藝術與生活的關聯性與創意性,使得參與者成為藝術生產者,使居民、在地團體能與藝術家相結合,創造藝術與生活的相關性。藉著工作坊的課程,鼓勵公眾透過行動、想法、介入藝術創作,不只是由藝術家在眾所公認的公共場域中,置放永垂不朽的永久物件。

其中2004年9月至10月第一階段的「糊獅頭」六堂課程,以當地的國小師生及家長為參與課程對象。「舞獅」是一個深具代表性與象徵性的文化象徵,一直在中國社會中扮演著喜慶歡樂等吉祥的符號。而在台灣歷史沿革脈絡中地位極重要的大同區,也有「大龍峒獅」的威武揚名,但是隨著社會變遷,都市現代化的進程,曾為此地人驕傲的「大龍峒獅」漸漸式微。企劃此一獅頭製作課程,希望可以讓大龍峒人意識到「大龍峒獅」在過往是一項與此地人民生活緊繫在一起的活動,曾經是大龍峒的驕傲之一。藉著公共藝術設置案的經費,結合社區活動與課程。「玩藝工作坊」邀請到彰化鹿港以傳統技法製作獅頭的施順榮老師,教導大小學員從塑形、裱褙、脫膜、架框、彩繪,到組成獅頭成品。

原本課程結束之後,第一階段的「玩藝工作坊」便告一段落,但是其中一位世居大龍峒四十四崁,並參與了糊獅頭製作課程的媽媽孫碧貞小姐,認為獅頭為小朋友們親手製作的心血結晶,加上獅頭具有討喜吉祥的意象,因此自發性動員召集了近20位參與糊獅頭課程的小朋友與家長,並聘請舞蹈老師編了一支「祥獅獻瑞」的舞蹈。2004年10月30日適逢「社區工作站」的開跑儀式,原本公共藝術策劃團隊欲邀請參與課程的學員們舉辦小型的遊行進場,這群由媽媽、學童自發性組成的「大龍峒小獅隊」,當天帶著自己製作的獅頭,與自行彩繪與製作的服裝,敲鑼打鼓歡喜進場,並表演精彩的「祥獅獻瑞」舞蹈。

若把「時間」也當成一種媒介,短暫的公共藝術課程作為一個「事件」,在加入了時間的元素之後,則刺激出持久的活力,參與者獲得並創造了自身的文化記憶。在持續與社區的互動過程中,後續「大龍峒小獅隊」在社區的中秋、耶誕節慶活動表演之餘,甚至在2005年受邀到孔廟,以及鄰近的台北故事館表演;直至2006年的春節,仍以「小獅隊」之姿,至大稻埕商家舞獅拜年。藉由一個課程所引發出來的後續效益,遠超過公共藝術策劃團隊的期待或者公部門的檢驗。這個具體經驗所說明的是,公共藝術與社區經驗的合作,不但超越了預設評估的效益,參與者持續藉著這些他們所創作的藝術物件,書寫屬於他們自身的在地記憶,甚至在「第二屆公共藝術節」結束了許久之後,這些故事仍在持續發展。

公共藝術是非常多元而不限形式的,不是只有公部門的經費給予、專業者的設計才符合公共性的定義,若能由社區自主、自動自發去營造,必定會多了許多創意與樂趣,最重要的,那才是生活在其中的民眾想要的。在設計的過程中,策劃單位扮演的是帶動者的角色,其任務在於協助社區成員獲得相關語彙與訊息,並增強社區自明性。在這個案例中,公共藝術從一個活動,演化成一個有時間過程的社會事件,它在時間的過程中會不斷出現新的意義,若僅是靜態的結果,對公共藝術來說意義不大。非永久設置的藝術策略,使不同世代的參與市民,發展合於自己世代價值的公共藝術美學。

(三)學校與藝術家的共同創作---葉蕾蕾與啟聰學校《我們在天空飛翔》
《我們在天空飛翔》為旅美藝術家葉蕾蕾與啟聰學校師生共同創作,位於重慶北路上的啟聰學校東北面四層樓宿舍外牆面的馬賽克拼貼作品。她以在美國北費城黑人社區近20年來與居民互動、創作的經驗,結合啟聰學校設置空間的環境條件,藝術家以「天空、自然」為兩大主題,在學期中由學校師生共同發展,透過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相關主題的創作。老師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保安宮、孔廟寫生;於課堂上欣賞敦煌壁畫、漢代畫像磚、魏晉畫像石、明清版畫、台灣廟宇壁畫、剪粘、上海農民畫等民間藝術、印度廟宇繪畫等;並閱讀西遊記、哪吒等傳統神話、現代太空星際圖、航空母艦、太空梭…等各式故事、圖片、材料,作為創作相關主題的風格依據。學生能依照自己的興趣,創造出他們對於自然與天空的想像。

葉蕾蕾強調啟聰師生並不是協助她完成個人的創作,而是藉由大家的共同參與,創造屬於自己的藝術作品。葉蕾雷依據學生們的手稿,組合了眾多作品的元素,製成一個完整的主題。而在困難重重的壁面施工過程中,除了啟聰師生參與馬賽克圖面的拼貼組合,也邀請社區居民共同參與,進入啟聰學校的陶瓷教室一起組合圖面,雖然使工程進度落後、也發生品質較難以掌控的窘況,但正是在此「不專業」的緩慢生產過程中,創造了社區共同參與創作的積極公共性意義。

迥異於二十世紀現代主義式的「菁英美學」,藝術家不再死守形而上的「為藝術而藝術」的心態,藝術形式及媒材趨於豐富,在公共空間中的藝術強調多元對話,而非前衛性的疏離、抗爭。公共空間中的藝術並不是一種獨立的、單純的藝術樣式,不僅僅通過藝術家的創作而完成,還需要公共空間中的居住者或使用者參與而產生互動效果,從而完成整個作品。

在啟聰學校的公共空間中,藝術作品由師生的共同參與,建立在師生對環境美學教育的關心與認知,使藝術創作者在設計公共藝術案時,能與學校的使用者針對其創作理念、美學教育、環境意識,作充分的溝通,使公共藝術能內化、融合到師生對環境的認同與情感中,使藝術品成為人與空間之間的對話媒介,才能達到公共藝術的設置目的。

這一類「協同創造」的公共藝術形式是希望民眾在參與公共藝術設置過程中,就空間使用、環境營造、藝術展現等方面,融合環境教育和美學教育,形成作品發想和操作共識的參與形式。從啟聰學校位於淡水河畔的親水性、操場旁的綠樹,對映天空,從「天空與自然」出發的開放式創作主題,衍生美術課程當中的中西美術史閱讀、乃至天文科幻的未來想像,希望創作過程中是注入更深刻的思考動力,而不只是一種社區集體的美勞、拼貼活動。

結論

將近十年的「公共藝術」主要仍是以藝術家的創作為主,一種考慮地點特殊性的論述成為將個人創作轉變成為「公共空間中藝術」的作品取得合法性。
雖然公部門發展出一張建議表「公共藝術民眾參與形式」,希望對於「公共性」有所提示,但是,大部分的經驗被動而非積極。甚至可以說這張表是對於民眾參與的誤解。藝術與生活空間的分離並非今日始,於是公共藝術成為一種冒險的機制,充斥在街頭空間中。
「蘭州派出所」的經驗中,關注於在地居民藉由時間所累積的社區經驗,在此基礎上,工作坊將關注於「城市敘述」的建構,藉由「說故事」的方式來建構居民參與城市發展的想像工作,讓公共藝術計畫成為居民參與與想像落實的行動策略。

第二屆公共藝術節意外的在「蘭州派出所」的策展經驗中體現了「公共性」。是一個值得發想的案例!

參考書目
.Gregory,D.,1994,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Habermas, Jurgen, 1962,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Hamdi El ATTAR, 2005 ,The Curator and Duties whthin Today’s Cultural Scene,收錄於全球風潮下的展覽策劃與城市行銷,台北:典藏。 
.Hatch,C.R.,1984, The Scope Of Social Architecture,NY:VNR Press. 
.Lefebvre,Henri, 1968, The Right to the City,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生智出版社, p32 
.劉可強,“設計與社區—一個新的專業實踐想像”,《城市與設計學報》,No.2-3,pp.191-201。 

「跨界‧對話」2006年公共藝術研習活動

圖文/賴純純
公共藝術創作經驗之跨界與對話─公共藝術綜合座談 Q&A

我們共同的情感、記憶與夢想 - 公共藝術感言

前言

「公共藝術」,是將藝術創作結合公共場域及人文環境的特殊性,與民眾在公共生活空間進行藝術的對話。藉由雙向的溝通及互動,拉近人與人,人與藝術的距離,公共藝術的新空間中,讓我們的夢想超越受拘束的生活分享我們共同的情感、記憶與夢想。

透過藝術語彙記錄著時代人們生活的情感。對於公共藝術創作,我始終依循著這樣的意念與原則。參與公共藝術列車已近十五年,從旅居美國期間到回國參與文建會十大文化中心公共藝術設置的示範實驗案、台北市十二大點公共藝術的設置計畫、捷運系列公共藝術、高速公路服務區等等,這是一場漫長艱辛的路途,也是一場自我學習與挑戰的饗宴。我喜歡作品能與場域、時空、在地性及人文性對話,本著積極參與、全力投入的精神,比賽不論是多麼大的煎熬與挫折,還是堅持熬過來,面對一次次的自我挑戰,迫使我跨領域的學習,結構、材質、製作、建築的、土木的、會計的等非藝術的範圍,甚至心態的調整。一件公共藝術的成功包含了藝術觀點、創作理念、執行能力、表達能力、運氣指數及最重要理想的堅持與追求等等。很幸運榮獲多件設置權,包括台灣銀行圓山分行、南二高古坑服務區、北二高西湖服務區、台北縣政府、台灣銀行台中分行、馬公機場大廳、桃園療養院、台灣科技大學、台北市捷運南勢角站、及大坪林站等等以及香港機場快捷青衣車站大廳的委託製作。

經驗與分享
公共藝術創作是藝術與工程的結合,煩惱問題往往就從拿到案子開始,有很多煩人的事情,一堆行政問題,工程問題以及財務問題,合約問題,戶外作品要看天吃飯,室內作品有時要作夜工,要把問題當作必然當然的事,努力解決問題外沒有情緒激動的必要,特別是使用新材質製作或是創新的想法挑戰就會更多,介面越多煩惱就越多,而越是高難度高挑戰的作品完成後的愉快經驗得到創作上的滿足,是一個藝術家投入公共藝術工程的最大安慰 。

1998「青春美樂地」— 捷運中和線南勢角站公共藝術設置案

捷運中和線南勢角站之角落
那一段充滿了期待、焦慮與緊張的日子。打從接到通知開始,心裡就將南勢角的藍圖佈滿了心中的每個角落,那是我第一件大型公共藝術的製作,靈感來自一個超現實的夢,我以『青春嶺』是一首台灣老歌,描述著台灣人努力打拼樂天的性格及追求自由的精神 ;『青春』象徵著熱情 ,我們共同的記憶,記載著汗水、淚水、溫情與笑聲 ,生活有陽光、藍天、花草與鳥鳴自然的天真,將青春的元素轉換成造型與色彩 , 將車站深入地下三層有一點壓迫感缺少生氣與活力的空間,轉化為光及色彩,形成具有穿透感的音樂旋律,輕盈的散佈在各個角落將音樂化為視覺,在不經意的感受中感受藝術的聲響與對話。

2002「和氣生財」— 台灣銀行圓山分行公共藝術設置案

台灣銀行圓山分行的天花板
想像,銀行營業大廳裡經常上演的場景、銀行與民眾生活的交集、台灣銀行圓山分行的特殊性……,一連串的問題不斷地在腦海中浮現,當所有問題的答案慢慢融合、作用,藝術創作的原始概念、作品設置的藍圖於是漸漸清晰……。

「和氣生財」透過作品造型語彙,敘述中國人的生活哲學、處世之道以及親民便民的時代趨勢,將銀行企業的時代精神,呼應基地環境及建築造型之特質。 

作品「生」—位於營業大廳正上方,是主要門面及與大眾接觸的第一線。台灣民間習俗喜愛在營業場所放置「發財樹」,作品「生」以「發財樹」倒置生長的意象,象徵「發財到」,有著生生不息、又旺又發的積極意義,葉片以壓克力玻璃彩繪製而成,不鏽鋼焊接製作枝幹,茂盛的枝葉與鏡面不鏽鋼底盤,架構形成一半球體狀,周圍環繞的燈光投射在葉片上,呈現出透明琉璃水光瀲艷的動態視覺效果,鏡面不鏽鋼的底盤再將整體發財樹反射,形成氣韻生動的圓球體,加強空間深度感及生長繁衍、盎然豐富的綠意,場域空間與能量相調合,發揮風水磁場的加乘效應。
台灣銀行圓山分行的大燈
台灣銀行圓山分行的雕塑作品

二○○二年十一月中旬開始「和氣生財」製作工程,九十個日曆天很短的工期其中還包括新年年假,由作品細部修正,使用材料的調整……進度與作業都催促著我們加緊腳步,年關繁忙中緊抓住進度奔波在不同工作室之間。作品「生」在設計之初,為求日後方便維護清潔,特別設計了可遙控升降作品之功能裝置,然而在「生」施作當中,懸吊作品的安全性經過技師設計簽認之升降懸掛結構上,一度引起分行現場人員的疑慮,結構安全性的設計是使用超出安全係數很多的製作,一般人總是對懸吊的東西在視覺上有心理上的擔慮,幾經良性的溝通解釋協調後,在彼此的體諒與配合下,最終獲得圓滿的解決。 

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使我成長,使我面對生命可能性的信任,藝術的創作就如同時間與空間的結合與邂遘,在各種可能性的可能中投入堅持與追求,企圖心是一種能量更是一種探索,在轉角處往往可以發現驚喜與春天,『青春美樂地』系列作品是我第一次在六個月中完成最龐大的系列,十二件作品件件尺寸巨大,重量大,困難與問題需要耐心與堅持去克服,當然也需要好運氣有貴人來相助。記得12件作品在樹林200坪工作室完成,運往南勢角車站的途中,那個時候還未通車,作品必須由新店工程站以板車進入地下捷運的車道,大型的尺寸步步艱難,沿途調整角度拆木箱走走停停走了10個小時才到達南勢角車站。
捷運中和線南勢角站之天花板

那些日子沒有假日,最快樂是收工後來一杯啤酒,是一種莫大的安慰。作品安裝時的風險與挑戰,地下車道旁吊車無法到達,雖然板車運了一部堆高機進來,但是作品懸吊作業及搬運至地下二樓全靠人力,一時間如何集合20個壯丁,還好當時捷運局南工處的幫忙調來20位泰勞壯丁,才能完成這壯舉,當作品『捷韻』4公尺寬4.5公尺長重量達到400公斤以單點懸吊在天花板上,雖然結構經過結構技師計算及認證,但是當你目睹那一刻到來時依然兩腳發軟腦子一片空白,因為只要有所偏失,作品即刻掉下完蛋,那一刻的感覺記憶猶新,一想起腳就會酸軟,地震的考驗也過了,但是所有的酸甜苦辣都是我最好的回憶並化成生命的能量。
捷運中和線南勢角站的紅色作品
捷運中和線南勢角站的藍色作品

後記


民眾參與-公共藝術與教育、休憩、觀光、旅遊、傳播整合
關心參與公共藝術,從一九九三年第一次參加舊金山唐人街新建公園公共藝術設置案,進入前三名以來,至今已有十四年的光陰,這十四年時光似箭飛過,回想起來公共藝術改變了我許多,眼界放大的,跨領域的學習是很自然的需要,我會關心人們如何生活,如何活動,公共場域中屬於公共的討論與渴望,我總是以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希望作品參與人們的生活共同書寫成長與記憶。

台灣公共藝術的發展至今已經有相當的成績了,公共藝術的推廣與教育的部分卻沒有看到顯著的成績,要求藝術家作民眾參與固然很好但是說實在的,這並不是藝術家的專長與能力,公共藝術設置完成之後的工作應該結合教育、推廣、休憩、觀光旅遊、傳播等等專業部門來接續,縣市文化部門可以將自己的區域內的公共藝術這些資產透過教育、休憩、觀光旅遊、傳播區塊的連結整合,將公共藝術在實質上發揮其原本的時代意義。


外部連結(另開新視窗):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