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同區
對話

湯皇珍堅持自己的公共藝術理念必須建立在空間的活化,真正在生活的路徑與活 動中起作用。這次參與公共藝術設置,改變「牆」的概念,翻轉空間命題是重要動 機。   「對話」的設置,不是川堂盡頭擋住去路的一堵牆,而是被陽光、堂風所穿透、 視覺可穿越的活動雙立面,可以雙面、雙向、雙層觀視;爲什麼會在穿行時被吸引駐 足流連,因為這是一處動易、幻化可以參與改變的空間,一個因為我們使用而引發不 同身心感受的活躍之地。   這是一個學校,透過這個公共裝置,藝術進入學校。對湯皇珍而言,公共藝術不 是一旦設置後永遠不得動彈的「作品」,設置在公共場域更不只是貫徹藝術家本身的 美感意志,公共藝術必須有機,是生活軌跡中的實質催化劑。這個「對話」裝置將從 最基本也最複雜的藝術感知啟動─點、線、面、色、聲音與身體進行持續的對話,發 生在設置這個「對話」裝置的藝術家以及設置後使用這個「對話」裝置的師生。他們 永遠有機會在藝術教育的創性下,不斷與此裝置對話,進行改變,使「對話」成為空 間所以敏感的原因。   聽到「蓬萊國小」,第一個閃進的腦海引領懷古想像的句子是:海上有仙山, 山在虛無飄渺間─「對話」的內在紋理是一則交響曲,屬於藝術元素持續的變動與合 諧,透過人的創性以及環境的互滲得以完成。 使用須知:   兒童使用本設置的安全守則清楚標示如下,請所有老師列為生活安全守則,於上 課中宣導、說明、督促。   此件作品,要小朋友透過美術與音樂課的學習,有計畫的改變裝置,有訓練的表 演,歡迎使用這個活的教具。完全不要小朋友以攀爬、推撞、刮打等的姿勢來接觸這 件作品!   針對此設置於學校的作品,正是教育兒童接觸公共藝術的最好時機。不能看見動 物,就伸手去摸,看見東西,就往上攀爬,錯誤對待「對話」,都會造成作品與人身 安全的危險與損害。小朋友必須根絕以不正確的方式對待公共設置,這是欣賞公共藝 術教育的第一守則!   所有防護欄、網,都更是造成攀爬、越界的主要動機,所以,不厭其煩教導正確 的觀念才是最有效、負責以及充滿創性的防護。

行政區
大同區
案件名稱
臺北市大同區蓬萊國小校舍整體擴建工程暨地下停車場新建工程公共藝術
作品編號
102081401
名稱
對話
作者
湯皇珍
創作年代
2009
類型
牆面體
材質
壓克力 LED燈 複合媒材:木 不銹鋼板
尺寸
A座:300X949X30cm,B座:300X725X30cm
設置場域
學校
地址
寧夏路53號交通方式
設置地點
新校舍穿堂立面-太原路穿堂
參觀條件
經費
8465550
設置單位
臺北市大同區蓬萊國民小學
取得方式
邀請比件
執行小組
吳宗哲校長、謝惠忠建築師、朱惠芬委員、黃瑞茂委員、黃位政委員
攝影提供
朱墨設計

Map
作品設置地點

Other Works
相關作品

書香樹人 The Gateway of Learning

作者 蘇福隆

行政區 大同區

作品地址 哈密街47號

VIEW MORE

大龍的藝想視界 Dalong in Wonderland

作者 蘇福隆

行政區 大同區

作品地址 哈密街47號

VIEW MORE

躍大龍‧樂學園 Leaping Dragon, Happy Campus

作者 李昀珊 (昀珊國際創藝工作室) Yun-Shan (Yun-Shan Creative Studio International)

行政區 大同區

作品地址 哈密街47號

VIEW MORE

PUSH

作者 注設工作室

行政區 大同區

作品地址 承德路三段336號

VIEW MORE

TOP